化肥价格上涨推升种植成本股票配资行情,影响农民种植决策
由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组成的地区(本文中称为中美洲国家)长期面临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宏观波动、气候因素和地区内部基本面矛盾,导致尿素、二铵等化肥价格上涨,中美洲国家面临更严峻的粮食通胀问题。从产业链和价值链分析,中美洲国家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化肥价格抬升导致中美洲国家粮食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中美洲国家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向下传导的影响比较通畅,导致近几年来当地粮食作物价格高位波动。
表为中美洲洲国家三大粮食作物与主要化肥价格的相关性(2019年8月—2024年8月)
图为化肥和能源价格波动趋势(2019年1月—2024年7月)
图为中美洲洲国家食品价格指数变化(2005—2023年)
表为中美洲洲国家整体通胀和食品通胀与基期差值情况(以2020年12月为基期)
A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使得中美洲国家化肥高度依赖进口
中美洲国家因南北跨度广,涵盖亚热带至热带多种气候区,加之中部与沿海间显著的海拔高度差,形成了独特的垂直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使之成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和小麦,而经济作物则以香蕉和咖啡为代表。
然而,高产量的农业活动背后伴随着巨大的化肥需求,由于中美洲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化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为稳定化肥供应,中美洲国家采取了多元化的进口策略,化肥主要来自北美、亚洲、欧洲及北非等地区。以危地马拉为例,该国在2022年化肥进口额达4.82亿美元,位列全球化肥进口国排名榜第52位,化肥亦成为其第14大进口商品。具体而言,危地马拉的主要化肥进口国包括俄罗斯(1.94亿美元)、挪威(5740万美元)、中国(5210万美元)、白俄罗斯(4460万美元)和美国(2520万美元)。
中美洲国家尽管努力分散化肥进口来源以减轻供应风险,但其对化肥的严重对外依赖问题依旧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2019年8月—2024年8月的数据分析显示,中美洲国家粮食作物价格与化肥价格高度相关,尤其是大豆与硫酸铵的相关系数虽为最低的0.59,但其余多数作物的相关性均接近0.80,表明国际化肥市场价格波动能够直接且显著地影响中美洲国家的农业生产成本,进而威胁其粮食安全。特别是2022年中美洲国家的粮食危机,与国际化肥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紧密相连。
B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中美洲国家化肥进口成本拉升
自2020年起,一系列突发事件导致国际化肥价格急剧攀升。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化肥供应链,尤其是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尿素的生产成本产生显著的推升作用。
此外,2022年北美热带风暴对墨西哥天然气工厂的破坏,以及天然气价格的翻番和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化肥生产压力。同时,部分国家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采取出口限制措施,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估算,这些措施影响了全球约20%的化肥贸易量。
另外,地缘矛盾也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化肥贸易造成了冲击。作为全球最大和第四大化肥出口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出口受限,直接导致中美洲国家等化肥净进口国的成本上升。
自2022年2月以来,地缘矛盾对俄罗斯的影响不仅削弱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贸易,还波及化肥市场,导致农业投入品价格和运输成本大幅上涨。
C中美洲国家化肥进口成本增加加重当地农业种植负担
受国际化肥市场波动影响,中美洲国家化肥价格急剧攀升,因为该地区的化肥几乎全数依赖进口,国际价格变动迅速传导至本土市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美洲国家尿素价格飙升300%,而其他主流肥料如磷酸二铵(DAP)、硝酸铵和氯化钾的平均涨幅也达到200%,远高于2019年及2020年的水平。
高昂的化肥成本冲击了中美洲国家的农业生产,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农民的种植决策。据世界银行统计口径,2022—2023年,该地区每公顷主食作物的基本肥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激增45%~66%,对偏远农场尤为不利。由于中美洲国家农户多依赖单一作物销售为生,化肥价格上涨迫使他们不得不通过减少化肥用量或缩减种植面积来降低成本,据估计,资源匮乏的农民往往仅能施用化肥推荐量的50%,或选择仅部分施用。在洪都拉斯,约五分之一的农民报告称减少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相比,中美洲国家农业受冲击更为严重,表现为单位种植面积化肥使用量大幅下降,其中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尤为突出。例如尿素价格居高不下,促使当地农业种植策略发生重大调整,农户转向种植尿素需求低、抗市场波动能力强的作物,而当地政府则可能将资金从化肥补贴和耕地租赁转向灌溉系统及农业基础设施,甚至削减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长远来看影响农业发展潜力。
总体上,中美洲国家化肥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格局,还直接导致其粮食供应量在2022—2023年中期显著下滑,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为粮食安全危机埋下了伏笔。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化肥价格上涨通过扭曲中美洲国家当地农业生产引发了中美洲国家食品价格的恶性通胀,导致了2022—2023年中美洲国家较为严峻的粮食安全危机。2023年2月,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的白玉米价格连续3个月出现上涨,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白玉米价格连续两个月上涨。这4个国家的粮食价格都比2022年的水平高出至少20%,其中萨尔瓦多的同比价格差异最大,达到了45%。
即使是中美洲国家相对富裕的国家也没能逃脱本次危机的波及。在哥斯达黎加,2019—2021年,六分之一的居民(约80万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危机,而在2022年10月—2023年2月,仅面临重度粮食危机的人口比例就达到了15%,另外34%的人口则面临中度粮食危机。
不断上涨的价格加剧了中美洲国家的粮食作物供需失衡问题,特别是在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中,粮食供应紧张引发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由于低收入家庭会将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日常食品消费,粮食价格的飙升对它们造成了不成比例的重大影响。在洪都拉斯,中等和极端贫困家庭用于购买食品的金额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1%和44.5%。
尽管在同一时期中美洲国家也在经历严重的总体通货膨胀,但食品价格通胀却大大超过了整体通胀,甚至在一些国家,二者的差距在2022年不断加大。例如,萨尔瓦多在2021年12月的整体通胀率和粮食通胀水平与基期差值分别为6.11和7.96,到2022年12月,这两者分别上涨至13.75和20.29,差额由1.85扩大到6.54。同样地,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二者的差额也由0.72扩大到4.49。以上证据充分说明了把本次中美洲国家粮食危机当作整体通货膨胀的一部分是不合理的,持续高位的国际化肥价格是粮食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本次中美洲国家粮食安全危机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到2023年年末仍未结束。即使与2022年相比,大部分中美洲国家的粮食通胀速度得到有效缓解,但粮食价格上涨趋势仍在持续,导致2023年中美洲国家的粮食价格依然在进一步恶化。在洪都拉斯,与2020年12月相比,2023年年末粮食通胀水平差值高达21.63,而2022年12月则为15.63;同样,在剩余的国家中,2023年该指标依旧维持上涨趋势。
D近年来中国在中美洲化肥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中美洲国家的化肥进口呈现多元化格局,这种多样化的供应体系,目的是期望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稳定供给,帮助中美洲国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保持灵活性,但是由于中美洲国家化肥产能较低,高对外依存度容易受到外部输入性通胀的冲击,导致当地粮食价格剧烈波动。
中美洲国家在2022年经历严重的粮食危机期间,我国通过“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与中美洲部分国家开展了粮食安全的交流合作。同时,与我国建交的14个中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国家中,除了巴哈马以外,其余13个国家均与我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为我国化肥企业进一步扩展在中美洲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近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中国在中美洲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以磷酸一铵为例,在经历了2014年的出口高峰后,中国对中美洲国家的出口量在2021年得到快速恢复,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达到3.13万吨,成为新的历史高点。其他化肥,如硫酸铵也保持着相似的增长态势,出口量同样在近年出现增长。
当前,中国已经与中美洲国家签署了许多双边经贸合作协议和投资促进协定,有效推动了化肥贸易的发展。以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为例,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和经贸合作协议,中国化肥产品获得了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优势,显著增加了市场份额。这些协议不仅促进了贸易增长,还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和建立分销中心提供了便利,如巴拿马成为中国化肥产品在中美洲的重要分销枢纽。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化肥进入中美洲,仍需利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更深入地参与到中美洲当地的农业生产中来。在经贸协定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培育化肥出海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综合能力。一是加强相关出海企业的期货投教力度,使风险管理文化惠及更多企业,让贸易企业更好地利用期货期权工具管理好风险;其次是鼓励进出口相关贸易融资对开展了套期保值业务的出口企业进行适当的增信评估,便利化企业跨境贸易融资;三是一定程度上加大对中美洲国家化肥援助,并且扩大双边人员合作交流,我国可以向中美洲国家提供更丰富的种植技术和金融援助交流,为双边化肥贸易合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需借鉴北美等与中美洲有着传统化肥贸易关系的地区,完善经贸协议、创新合作模式股票配资行情,综合使用降低贸易壁垒、推动技术合作、提供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国化肥提高在中美洲的市占率,同时帮助中美洲国家的农业提高抵御国际波动风险的能力,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开户观点